巨灵鸟

电话   4000156919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_ERP百科

成套电气公司质量手册八

来源:巨灵鸟ERP  作者:进销存软件  发布:2020/1/2  浏览次数:128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内部审核的职责和内容,以确定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9001:2015的要求,认证产品是否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实施和保持。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审核工作。

 

2   职责

2.1 综合部负责内部审核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审核。

2.2 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负责策划、协调内部审核,任命审核组。

2.3 内部审核小组(以下称内审小组)负责:

a)熟悉本程序,编写检查表;

b)实施审核,报告审核结果;

c)对针对不合格项所制定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和报告验证结果。

2.5 各部门负责配合内审小组在本部门进行审核工作,对审核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2.6 综合部负责对体系有效性的监控,质量部负责对产品一致性的监控。

 

3 工作程序

3.1 每年初综合部负责制订“年度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3.2 内部审核的范围和频次:内部审核的范围,取决于被审核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重要性。内部审核每年(12个月)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常规审核,常规审核的目的:

a) 确定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9001:2015的要求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b)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c) 产品的一致性。

常规审核应覆盖所有部门和标准要求。特殊情况下,如发生重大的质量问题、顾

客有严重的投诉、组织机构等有较大改变、公司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可临时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内部审核。

3.3  审核准备

3.3.1 每次内部审核前,由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任命本次审核组长和内审员。

3.3.2 内审小组成员必须具备内审员资格,内审员不得审核自己的工作。

3.3.3 每次审核前,由审核组长制定“内部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的范围、审核部门、审核日程安排,并确定内审组成员及分工,经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审批后,于内审前五天发给内审组成员和受审核部门。

3.3.4  各部门收到“内部审核计划”后,如果对审核日程和内容有异议,可在两天之内通知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进行协商,并确定是否作出调整。

3.3.5  审核组长组织内审员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审核项目、审核要点,内审组在内审实施前1~3天内召天一次内审准备会议,明确内审具体要求。

3.3.6  各受审部门应做好必要的准备。

3.4  审核实施

3.4.1  首次会议,由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或审核组长主持,向受审部门介绍审核的目的、范围、审核的日程安排及所有相关内容,以便受审核部门清楚了解给予配合。

3.4.2  现场审核,

a) 内审员依照“内部审核计划”与受审核部门指定陪同人员一起到现场,并按“内部审核检查表”进行现场检查。

b) 审核可通过询问、交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和查验等方法收集审核证据,内审员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准则,收集客观证据,对照文件检查管理体系的运行或产品一致性控制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判定。

c) 现场审核时发现不合格事实应准确予以描述,填写在“不合格项报告”中,在报告要指明不合格项违反质量体系文件或标准的具体条款内容,并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于审核完毕后交审核组长。

3.4.3 内审组内部会议,现场审核结束后,内审组长召集内审组召开内部会议,对内

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认不合格项及其严重程度,对不合格项的分布情况按部门和过程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以确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和有效运行。

3.4.4  末次会议,现场审核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或审核组长组织召开,向受审核部门、人员报告该次审核结果,内审员宣读发出的“不合格项报告”,审核组长依据实际情况提出采取纠正措施的时限要求,并将所有“不合格项报告”下发给相关责任部门。

3.4.5  首次和末次会议参加人员: 总经理(必要时)、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受审核部门负责人以及内审组成员(末次会议可适当增加人员)。参加会议的人员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到,内审组长指定人员进行会议记录,首次会议的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末次会议时间为一小时左右。

3.5  审核报告

3.5.1 每次审核结束,审核组长综合审核情况编写“内部审核报告”,报告中要将审核情况进行综述并分析,评价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产品的一致性,同时对不合格项的情况加以汇总分析。“内部审核报告”呈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3.5.2“内部审核报告”应在现场审核结束后一周内完成,经审批的“内部审核报告”分别送交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各有关部门。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将其转交管理评审。

3.5.3  汇总“不合格项分布表”作为“内部审核报告”的内容之一,附在其中。

3.6  纠正措施的实施、跟踪验证

3.6.1 责任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制定纠正和纠正措施,并确定完成期限填写在“不合格项报告”中,交回内审小组,具体按《改进控制程序》执行。

3.6.2  审核组长应委派内审员对责任部门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内审员应在“不合格项报告”、“实施结果验证”栏内注明并签字。

3.6.3  审核组长向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汇报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和验证结果。

3.7  内审要检查对上次审核时提出的纠正措施是否有效,并记录在“内部审核检查表”。

3.8  如纠正和纠正措施涉及到文件更改时,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3.9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文件和记录由综合部归档和保存。

 

4  相关文件和记录

4.1 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

4.2审核计划

4.3审核检查表

4.4 不合格项报告

4.5不合格项分布表

4.6 内部审核报告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 职责

a)管理者代表是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各部门采用适宜的方法对各个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b)综合部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各个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 管理要点

a)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包括以下方面

──对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和绩效工作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通过内部审核,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通过对产品一致性审核,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

──通过顾客满意度测评,对本公司的管理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

──通过管理评审,对本公司质量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视和测量。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视和产品进行检测,对产品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等

d)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控制职责如下:

──内部审核、质量目标及工作质量检查:综合部、各部门;

──产品一致性审核:技术部质量部生产部;

──顾客满意度测评:销售部、质量部;

──管理评审: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

──生产过程的监视和产品进行检测:质量部生产部。

当未能达到策划的预期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体系和产品的符合性。

 

3 相关文件和记录

a) 过程监视和测量相关记录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对采购物质、过程产品、最终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职责和程序,以确保未经监视和测量(检验和试验)产品不投入使用,不转工序,不出公司,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采购物资进公司到最终产品出公司全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检验和试验)。

 

2  职责

2.1 本程序由质量部负责归口管理,质量部负责按照技术文件和检验指导书,开展对采购物资、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

2.2 技术部负责提供及制定产品检验和试验依据的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条件、检验指导书。

2.3 生产部负责做好产成品的自检、报检工作。

2.4  仓库做好进仓元器件的报检工作。

 

3  工作程序

3.1 总则

3.1.1制订相关的产品检验指导书,规定产品各个过程的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CCC认证单元产品的例行和确认检验项目。

3.1.2产品检验和试验必须执行“三检”(自检、巡检、完工检) 制度,按产品图样、技术条件、工艺文件及检验指导书规定执行。

3.1.3检验和试验设备必须经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1.4检验人员必须经授权后上岗。

3.1.5检验人员应按规定要求,作好检验记录。

3.2 采购物资检验和试验

3.2.1根据有关产品图纸、技术条件、工艺文件等文件编制《进货检验指导书》时,应考虑在供方处采取的控制手段和所提供的有关证明文件,以确定对采购物资进行检验或验证。当选择验证方法时,应验证以下项目:

a) 核对质量证明文件;

b) 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损;

c) 检查产品标识是否正确;

d) 检查产品是否损坏。

3.2.2物资进公司,由仓管员根据“送货单”核对数量、规格、品种,经核对无误后,连同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或相关的有关资料) 报检。

3.2.3检验员接到报检后应按《元器(关键)件进货检验指导书》对物资进行检验或验证,并作好检验、试验或验证记录,填写“元器(关键)件进货检验表”。

3.2.4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产品,仓库员应及时做好状态标识及办理入库。经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产品,检验员应在进货检验记录中填写不合格项目情况,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3.2.5对关键元器件、原材料确认检验按《关键件检验规程》执行。

3.3 过程检验和试验

3.3.1生产人员加工、装配过程,必须按照产品图样和工艺文件要求进行自检,并填写“成套产品装配工艺/质量检查表”。

3.3.2检验员应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及《检验指导书》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填写“成套产品安装调试检验(通知)单”/“高压产品检验表”。

3.3.3产品生产过程的流转只有在检验、试验项目全部完成,且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序。

3.3.4经检验、试验后的产品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对其状态进行标识,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3.4 最终检验和试验

3.4.1 检验员应按《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出厂检验指导书》对成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填写“例行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

3.4.2只有当所规定的检验、试验项目全部完成,且结果符合规定要求,有关文件齐备并得到认可后,成品才能办理入库及交付使用。

3.4.3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按《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执行。

3.4.4经检验、试验后的产品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对其状态进行标识,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3.5 检验和试验记录

3.5.1 检验和试验必须做好记录,记录必须由授权检验员签字(盖章)后,方可有效。

3.5.2 检验和试验记录必须清楚表明产品是否按规定的验收标准通过了检验和试验。

3.5.3 质量部应按《记录控制程序》收集、整理、保存检验和试验记录

 

4. 相关文件和记录

4.1 元器(关键)件进货检验指导书

4.2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出厂检验指导书

4.3  检验指导书

4.4 元器(关键)件进货检验表

4.5 成套产品装配工艺质量检查表

4.6 成套产品安装调试检验(通知)单/高压产品检验表

4.7  成品产品检验报告

4.8 检验人员授权书

4.9  关键件检验规程

4.10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规程

4.11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合格品控制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对不合格品应予以标识、记录、隔离、评审和处理的职责、权限及方法,以防止不合格品被误用或交付。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不合格品的控制。

 

2 职责

2.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品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对采购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不合格品的判定,以及分级授权进行评审。

2.2  技术部参与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

2.3  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品的标识、隔离和处理,并负责对不合格品的返工。

2.4  采购部和仓库负责对采购产品的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和处理。

 

3 工作程序

3.1 不合格品的判定

质量部质检员负责判定采购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最终产品中的不合格品。

3.2 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

生产部和仓库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对不合格品作出标识,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及时与合格品隔离堆放,防止混淆。

3.3 不合格品评审的权限

3.3.1检验员对采购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有权作出拒收、返工的决定。

3.3.2 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有权作出拒收、返工、让步使用、报废的决定。

3.3.3主管领导负责对报废、让步使用的评审意见的审批,并且有权对所有不合格品作出返工、拒收、让步使用、报废等决定。

3.4  不合格品的处理

3.4.1  进货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

a) 检验员发现采购产品出现不合格品时应记录在“元器(关键)件进货检验记录表”上,作出拒收的决定,需要时应向技术部报告。

b) 技术部有权对采购产品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作出拒收或让步使用的决定,并做好评审记录。

c) 检验员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仓库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将对不合

格品的评审处置意见通知采购部进行处理。

   d) 采购部根据处置意见同供方交涉,对采购的不合格物资进行处理。

3.4.2  过程、最终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

a)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中,检验员如发现不合格, 应记录在“成套产品安装调试检验(通知)单” /“高压产品检验表”上,并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作出返工的决定。

b) 如过程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需要让步使用或报废,检验员应向部门负责人报告,由部门负责人会同技术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作出让步使用或报废的决定,需要时由主管总经理对评审意见的审批,并做好评审记录。

c) 检验员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生产部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将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意见通知生产部进行处理。

3.4.3 产品交付或使用时发现不合格品的处理

a) 当产品已交付或使用时发现不合格品,由质量部根据顾客意见对不合格品进行

鉴别和调查。

b) 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判断不合格原因是否本公司的责任。若不合格品不是本公司的责任时,应与顾客协商解决,若不合格品是本公司的责任时,应针对不合格所造成的后果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对顾客进行赔偿、维修或退换,措施经主管总经理或授权人审批。

c)销售部代表本公司向顾客致歉,并将处理措施通知顾客,由相关部门按处理措施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3.5 需要进行返工处理的不合格品,由生产部安排工人进行返工,所有返工后的产品检验员须作重新检验,复检合格方可放行,并做好记录。

3.6 合同要求时,使用让步使用的产品,应征得顾客的同意。

3.7 不合格品的统计

质量部每月应对进行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填写《成品送检合格率统计表》,以便进行分析,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4 关文件和记录

4.1成品送检合格率统计表

4.2元器(关键)件进货检验记录表

4.3成套产品安装调试检验(通知)单/高压产品检验表

 

来源:巨灵鸟 欢迎分享本文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